主力突破狙击副图+选

[复制链接]
查看106 | 回复0 | 2025-4-8 11: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模型定位​
该模型致力于构建一套针对短线强势股的分析策略,主要聚焦于主力吸筹完毕后股价首次突破的相关机会分析。其筛选标准涵盖四大关键核心要点:​
  • 主力高度控盘:关注主力持仓比例较高且筹码集中度良好的股票,这类股票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显示出主力对股价较强的掌控力。但需注意,主力的实际操作受多种因素影响,不能仅以此判定股价走势。​
  • 股价突破临界点:试图捕捉股价突破关键点位的情况,然而,股票市场复杂多变,突破临界点后股价并非必然持续上涨。​
  • 缩量涨停动能:筛选具备缩量涨停特征(涨幅 > 9.2% 且换手 < 20%)的股票,这类股票在过往部分行情中表现出一定的上涨动力,但不能保证在未来市场中也有同样表现。​
  • 风险双过滤:通过排除科创板股票以及高换手率股票,从一定程度上控制投资风险。不过,市场风险具有多样性,这种过滤方式不能完全消除风险。该模型在市场情绪回暖阶段可能更具参考价值,但市场情况复杂,不能绝对地说适配该阶段操作就一定能取得良好效果。​
二、核心逻辑​
模型运用四层量化过滤体系:​
  • 主力资金流监测:借助对 DDX 大单净量进行多级平滑处理,从历史数据和经验来看,能够帮助投资者在一定程度上追踪主力资金持续流入的趋势。但资金流向受多种因素影响,不能仅凭此完全锁定资金流向。​
  • 筹码结构分析:要求股票持仓成本价差 < 30%,并且股价处于历史低位 40% 分位。这种条件设置有助于筛选出可能处于底部且筹码结构相对稳定的股票,但不能确保股价一定会上涨。​
  • 价格突破信号:对缩量涨停(涨幅 > 9.2%+ 换手 < 20%)且主力持仓处于高位确认的股票进行筛选。在过往部分案例中,这类股票后续股价上涨的可能性相对较高,但股票市场存在不确定性,不能保证后续走势。​
  • 风险规避机制:通过排除科创板股票,限定股价 < 40 元,同时要求赢家比例≥90%,来降低投资风险。但股票市场风险难以完全规避,这种机制只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三、模型优势​
1.三重验证体系:通过资金流、筹码结构、价格动能相互协同验证,为投资者提供多维度的参考。从过往分析经验看,这种方式有助于更全面地分析股票,但不能保证分析结果的绝对准确性。​
2.攻守兼备设计:在关注强势涨停股票的同时,叠加防守性仓位控制策略,从一定程度上平衡投资风险与收益。然而,市场变化莫测,不能确保这种设计一定能实现预期效果。​
3.主力行为透视:通过对主力成本分析与持仓监控,深入了解主力控盘核心要点。但主力操作手法多样且灵活,不能完全准确把握主力意图。
​4.陷阱规避机制:通过排除高波动标的,降低假突破风险。但市场中风险复杂多样,难以完全防范所有风险。

360截图20250408110701846.jpg 360截图20250408110838781.jpg 360截图20250408110857588.jpg 360截图20250408110927989.jpg



主力突破狙击.tn6

13.54 KB, 下载次数: 0

售价: 20 金钱  [记录]  [购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